关灯
护眼
字体:

清平梦华录 第272

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

向正院前,在空中闪烁金光,再逐一隐没于虚空。

沈括匆匆穿过前廊。

“各地驱魔师已朝巫山起云峰出发,”沈括说,“项老弟,咱们也得动身了。”

项弦一夜未睡,沈括突然愣住,站在茶室外。

“好。”项弦面前铺摆着诸多乱糟糟的书籍,双眼发红,起身道,“什么时候走?苏大师呢?”

“你怎么了?”沈括注视项弦,马上改口道,“昨夜不曾睡好?家师已归隐,不参与红尘中事。”

项弦:“不打紧。抵达巫山后,我还有一些事。”

“那是自然,”沈括说,“届时与同僚们会合,也该详细计议,该劝该谈,上天有好生之德,绝没有贸然动手的道理。”

项弦于是点头,随同沈括出发,努力振奋精神:“走,咱们去巫山。”

项弦出房时无意间望向立镜,顿见自己头发白了近半,千丝万缕的白发混着青丝,形成黑白相间的发色。

离开雅筑前,苏颂叫住了项弦。

“项铉,留步。”苏颂道。

项弦朝苏颂行礼,苏颂也朝他行礼。

“天地间万物俱在因果之中,”苏颂说,“轮回无常变幻,千丝万缕,但凡来人间走一遭,便有不得不维系的诸多牵挂。

“我少年时常常以为,所谓因果,即是我对他人所行之事,所持之念,业力将回报于我身。”

项弦沉吟片刻,而后答道:“是,晚辈也如此作想。”

苏颂感慨道:“昨夜虽不知你为何有此一问,但我由此也想到许多。兴许,所谓因果,实为牵绊。你来到世上,便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诸神明所谓‘斩断红尘’,方得以飞升而去,大抵如此。”

“坚守你的一丝牵绊,”苏颂说,“莫要失去它,便能找回你的因果,切勿陷入执念,孩子。”

项弦沉默,而后道:“是,师祖爷爷。”

沈括在正院中抖袖,昨日那撞进山林的机关鸢已修复,载着他们飞上天际。

项弦:“咱们召集了多少驱魔师?”

沈括:“不知道!来多少算多少罢!”

沈括驾驭机关鸢,离开汉水,飞向巫山,不时回头看身后的项弦。

项弦收拾心情,哪怕一切注定无可挽回,终归不能垂头丧气地去见萧琨,便揉揉脸,努力恢复平日里的笑容。

“怎么?”项弦问。

“我总觉得与你有奇怪的联系,”沈括朗声道,“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。”

项弦一笑置之,说:“要么我拜你为师?”

沈括:“使不得!护法武神当我徒弟,当真折煞我了!”

“嗐!”项弦从背后敲沈括的头,学着苏颂的语气说,“这重要么?!莫要拘泥于规矩。”

“啊啊啊!”沈括大声道,“教训得是!”

“行!”项弦说,“以后你就是我师父了。”

“没问题!”沈括只觉好笑,问,“从今往后,你就是我徒弟了!要我教你什么?”

“随你!”项弦答道。

沈括:“待忙完这档子事,叫上你那相好的兄弟,为师带着你们寻仙去!”

“行!”项弦想到萧琨,内心又变得沉重起来。

巫山起云峰,云雾缭绕,山岭间隐隐有法术光芒迸发,其中一道熟悉的白色光芒闪烁。

沈括一个盘旋,按下机关鸢降落,只见心灯之光照耀,驱散了山谷中的妖雾。

“葛亮!”沈括轻巧跃下,快步跑向一名中年驱魔师。

那人正是身穿白色道袍的葛亮,形貌清庸,一身温和之意,散发出令人安心的气势。葛亮与沈括交谈数句后,朝项弦走来。

项弦突有种不真实的感觉——他曾去过玉垒后山葛亮临终之地,还见过对方的坟!现在本人就在面前,令他一时瞠目结舌。

“这是我徒弟项铉,也即书信中所提及的智慧剑持剑者,护法武神!”沈括搭着葛亮肩膀,把他拉过来,朝项弦介绍道,“徒弟,这是我的朋友,守灯人葛亮,你俩亲近亲近。”

葛亮与项弦对视,眼中满是惊讶。

“这一代竟有护法武神?为何从未有人告诉过我?”葛亮难以置信道,“智慧剑不是已隐入天脉了么?”

项弦抽出智慧剑,剑身上,第六符文与葛亮身上的同源之力产生了共鸣。

“真的是智慧剑!”葛亮大喜道,“你是怎么得到它的?”

“这个……”项弦挠挠头,笑了起来,说,“我也不知道。”

葛亮没有追问,哈哈大笑,抱住了项弦。

“本该是他继任大驱魔师一职,”沈括拍了拍葛亮肩膀,朝项弦说,“但这厮不喜俗务,师父我没办法,才接的手。”

葛亮眼中充满欣喜,上下打量项弦。沈括又说:“你俩聊罢。”说着便去招呼其他人。

项弦将智慧剑递给葛亮,毕竟这等神兵,许多驱魔师一生亦无缘得见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